分析去髓術與根管治療後的失敗原因之三牙體修復不當所致治療失敗

分析去髓術與根管治療後的失敗原因之三牙體修復不當所致治療失敗 去髓術或根管治療後的無髓牙,如對缺損的牙體修復不當,除了直接影響咀嚼功能之外,還可導致微滲漏冠向二次感染,成為治療失敗的原因之一。 去髓術或根管治療後,由於某些原因使修復體與洞壁之間產生縫隙,含有細菌及食物碎屑的唾液通過充填不嚴密、根尖孔未封閉的根管進入根尖周組織,導致根尖周炎或使原有炎症加重,這種情況稱冠向微滲漏二次感染。窩洞或根管充填不嚴密,組織液滲入其間稱滲漏,根據進入根管不同方向分為冠滲漏或根尖滲漏。有學者認為:冠滲漏對去髓術及根管治療造成的影響比根尖滲漏更重要。這是因為:冠滲漏進入的是帶有大量細菌的唾液,而根尖滲漏除了根尖周仍有含細菌的病灶外,正常的組織液滲入不一定會導致細菌繁殖。此外,微滲漏因細菌存在於缺少氧氣的環境,有利於厭氧菌的生長繁殖,因而容易導致治療失敗。 產生冠向微滲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充填體與洞壁不密合 充填體與洞壁不密合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所致: (1) 隔濕不徹底或窩洞未吹幹 在根管充填後粘固劑襯底時,如窩洞未吹幹,或使用的棉卷未能徹底隔開唾液,充填時唾液進入窩洞未發現,均可影響充填體與洞壁的密合。此外,近齦緣的窩洞容易受齦液或血液的影響,同樣會影響充填體與洞壁的密合,日久還可能造成繼發性齲,加大冠向微滲漏二次感染的可能性。 (2)洞壁沾汙層清除不徹底 根管充填後,有的洞壁可能存在牙本質碎屑或根管充填劑,若不採用酒精擦洗或用鑽頭磨除,同樣會影響充填體與洞壁的結合,日後可產生與上述相同的微滲漏。 (3)充填材料體積收縮或充填不密合 各種樹脂、玻璃離子水門汀等材料凝固後可出現體積收縮。作為無髓牙缺損充填材料直接充填,若不使用磷酸鋅水門汀墊底,或雖使用但調製過稠,流動性及粘性差亦可產生小縫隙,都有可能產生微滲漏,從而成為冠向二次感染的原因之一。此外,銀汞合金等充填料雖無體積收縮的問題,但材料中的顆粒較大,與窩洞洞壁之間仍有微縫隙。各種材料如在洞壁處充填不密合,也會有微縫隙,尤其是鄰面齦壁有時欠填不易發現,這不但會直接造成微滲漏,日後還可能成為繼發性齲的突破口。 2.繼發性齲 多發生在原有洞壁上的軟化牙本質未徹底去除,尤其是鄰面齦壁洞緣部分不易去除徹底,最容易產生繼發性齲,也是一些經驗不足者在根管治療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各種原因造成的充填體與洞壁不密合,日後也容易產生繼發性齲,例如:鄰面齦壁容易受齦液或血液的影響,導致充填不密合,這方面銀汞合金要比其它材料好一些,其原因不但是凝固時受唾液影響小,且具有一定的防齲性能。因此,有人認為頸部窩洞充填採用銀汞合金比其它材料好。繼發性齲除造成微滲漏外,還會造成牙冠折斷、修復體松脫等問題。 3.牙冠折裂 採用充填體修復牙體缺損,部分病例可導致牙冠折裂,常見於合力較大的磨牙或上前磨牙。折斷的方式以縱折或縱斜折居多,少數為牙頸部橫折。 牙折是造成去髓術或根管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所占比例較高。導致牙折的原因除了無髓牙失水變脆之外,還與患牙缺損較大、洞型特殊及患者的合力與合關係等因素有關。此外,牙折還同修復體的性能有關,如銀汞合金充填有體積膨脹問題,若在操作時失誤更易產生膨脹,從而導致冠折。 牙冠橫折還可見於金屬或烤瓷全冠修復病例,主要原因是近頸部嚴重缺損,形成抗力的薄弱區,修復時若未採取樁釘等增強抗力裝置,修復後則容易折斷。 牙冠折斷後如能及時修復,一般不會導致根尖周感染,但如修復不及時,部分病例亦可產生冠向微滲漏二次感染。有學者認為,根管充填物暴露1~3個月以上應重新進行根管治療,否則將存在細菌感染的可能性。 此外,根充後沒有及時進行永久性修復,也是造成繼發齲及冠折的主要原因,患者在治療後無症狀,往往不重視複診,至牙體損壞嚴重,有的已失去保留價值。因此,對於能選擇充填修復的,應盡可能在根充時一併完成,對需要行冠修復的,除告訴患者利害關係外,也應在短期內完成。 綜上所述,去髓術或根管治療失敗有根管內、根管外及牙體修復不當等方面原因。根管內及牙體修復不當的原因所致治療失敗,可通過去除根充物或其它方法重新治療;根管外原因則需外科手術等配合治療。經重新治療後,大多數病例仍可獲得成功,只有少數病例歸於失敗。]

評論已關閉。